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97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英国大罢工与东方民族运动

[复制链接]
1971 0

       前世纪之末本世纪之初,世界资本制度已发达到最高形式——统一世界之财政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因此,全世界的经济成了整个的,全世界政治也随之成了整个的;因此,全世界的统治者压迫者——资本帝国主义——成了整个的,全世界被统治者被压迫者——工农阶级及弱小民族——对于统治者压迫者之反抗,也成了整个的;因此,全世界的解放运动也应该是整个的,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帝国主义国家内的工农解放运动,都是整个的世界解放运动之一部分而有相互的密切影响,决不是国家主义者所想像各国关起门来独力革命可以得到成功的。国家主义者关门革命的方法,犯了时代错误的毛病,他们忘记了现在已经是二十世纪之第念[廿]六年,已经由国际资本帝国主义造成的革命对象是整个的世界革命时代,而已经不是十八世纪各国各自对于本国统治阶级革命的时代了。

       这还是理论一方面,事实上的证据又是怎样呢?去年的五卅运动,在国家主义者看来,这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似乎和欧美及日本的解放运动无关了;然而事实先生告诉我们:欧、美、日本各国的工人及其政党,都对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五卅运动,曾予以精神上的物质上的援助。五卅运动所反抗的对象,为首的是英、日两国,而英、日两国的工人竟援助中国人的五卅运动,在国家主义者的理论,未免要责备英、日两国工人太不爱国了。

       现在英国的大罢工,在国家主义者看来,这是英国的阶级解放运动,似乎也和中国无关,更和中国知识阶级无关;然而中国的国民党及学生会都奋起援助。上海学联会致英国工党电说:“贵国此次总罢工,予资本主义以莫大打击,本会谨以十二万分之诚意,表示无限同情。敝国今日正处于各资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之下,而尤以贵国所加于我者为剧,苦痛之余,切盼贵国各工友一致奋起,到底不懈,与吾东方弱小民族共同携手,而人类真正和平亦得早以实现。”此电中“苦痛之余”四字,是表示被压迫的中国学生之泪已和被压迫的英国工人之泪汇合在一处了!

       全国学生总会通告全国学生说:“英国工潮奋发,全世界工人均起而予以同情及实力援助;吾等被压迫国家之中国人,亦未便漠视,因为各帝国主义国家内之工人运动,影响于东方民族运动者甚大,尤其是英国工人,例如去年五卅运动,各国对中国民族表示同情的,只有工党;其后英国拟以武力侵犯广东,也因为运输工人反对而止。今后英国运输工人若不为英政府任对华出兵之运输工作,英人将永无输送军队欺压中国之可能,吾等为自己的民族生存计,势不得不起而努力,与此时英国罢工的矿工及一切运输工人以声援。”远离英国数万里之中国学生,若没有自己民族要求之冲动,若不认识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和西方工人运动之共同的敌人是资本帝国主义,他们为什么要援助英国的罢工工人!

       国民党右派的理论,一向只主张联合世界被压迫的弱小民族,未曾主张联合世界被压迫的工人阶级;然而现在对英国工党领袖迈朗氏也说:“如外国之被压迫阶级如英国工党,善意的帮助中国,自当乐受。”这句话的意义,是事实逼迫着他们不能不认识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的而不是国家的了。

       国家主义者或者又要说:照国家主义的理论与策略,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即中国对外国之独立运动,应该是国家的,应该由中国人自己独力来干,用不着联合什么世界弱小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把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阶级联成反帝国主义之整个的世界革命,这乃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理论与策略,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应该是国家主义的运动,用不着赤化的理论与策略。

       不错,把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看做整个的世界革命之一部分,诚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理论与策略,并且目前在中国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运动,也只是这一理论与策略的运动,不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根本上决不是什么劫富济贫的均富主义,并且共产国际及中国共产党都不曾幻想中国马上就能够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制度。不过我们要睁开眼睛看看全世界的实际状况和中国的实际状况,我们若真心要做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是应该采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与策略,联合全世界被压迫阶级与被压迫民族来共同革命呢?还是应该采用国家主义的理论与策略,关起门来独力革命?

       若采用国家主义的理论与策略,去年各国工人援助中国的五卅运动,今年中国工人、学生援助英国的大罢工,都是多事了!




            1926年5月15日《向导》周报第一五三期

                                                            署名:独秀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关注

0

粉丝

1104

主题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148号

GMT+8, 2024-11-27 12:08 , Processed in 0.054611 second(s), 20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