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18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陈独秀:新青年应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1181 0
本帖最后由 曹趁 于 2022-5-4 18:24 编辑

       1921年,开天辟地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在讨论党的基本任务和原则时,发生过一些分歧和争论。但在选举中央领导人时,毛泽东等十几位代表一致推选了当时并不在现场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所作的讲话,道出了先辈们当年作出那一个历史性抉择的缘由。

       1903年的中国,大清王朝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积贫积弱。

       上海一间偏僻的阁楼里,蜗居着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章士钊、陈独秀足不出户,夜以继日地筹办一份报纸。这份宣传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国民日日报》发行未久,风行一时。然而短短一年,即遭封禁。

       立志“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的陈独秀不会轻易止步。回到故乡安庆,他与朋友创办《安徽俗话报》,要让家乡人民通晓时事,增长见识;流亡日本,他又成为“老虎报”《甲寅》的主要撰稿人。

       1915年,陈独秀在归国途中亲历的一幕令他久久难忘——日本船警打骂被窃船票的中国穷学生,而周围的中国人都在看热闹。陈独秀上前阻止日警暴行,劝大家为学生补票。其间却多有为富不仁者,不屑而避。

       陈独秀愤懑不已,于同年9月15日创刊《青年杂志》。他在发刊词中“敬告青年”,要“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

       陈独秀按照所能理解的现代意义和标准,梳理中国青年的价值体系: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916年,《青年杂志》更名《新青年》,陈独秀进一步向青年发出警醒之声:“同一青年也,而新旧之别安在?慎勿以年龄在青年时代,遂妄自以为取得青年之资格也”;心理上要“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精神上别搆真实新鲜之信仰,始得谓为新青年而非旧青年,始得谓为真青年而非伪青年”。

       以《新青年》为阵地,一批青年会同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发动了空前的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0年,在筹备建立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过程中,陈独秀直言“很重视青年”。他明确提出:“组织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中共的后备军,或可说是共产主义的预备学校,这个团的上海小组预计最先约有三十多人参加……加入的条件不可太严,以期能吸收较多的青年。”同年8月,受陈独秀委托,俞秀松筹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书记。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开幕。陈独秀作为中共中央局领导人发表讲演《马克思的两大精神》。他希望广大青年“能以马克思的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发挥马克思实际运动的精神,把马克思学说当作社会革命的原动力”。



1923年10月20日,团中央机关刊《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陈独秀以笔名实庵发表文章《青年应当怎样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逐渐远离了党的政治中心,然而他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希望国富民强的心愿从未变过。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陈独秀的那些青春语录,百年至今,余响不绝。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关注

0

粉丝

1104

主题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148号

GMT+8, 2024-3-29 07:46 , Processed in 0.049126 second(s), 20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