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刘文典(1889-1958)生于合肥,籍贯安徽怀宁县(今安庆市),是陈的学生,也是革命的同路人。 陈独秀因创办《安徽俗话报》,开皖省乃至全国的风气之先,启迪民智,宣传反帝爱国,对青年人的革命思想极其深刻。在合肥教会学校读书的刘文典,仰慕陈独秀,早有从师于陈的想法。 1904年,安庆地区桐城东乡(今属枞阳)人李光炯将安徽旅湘公学(时革命党人黄兴及与陈独秀留日时的好友张继等人皆为该校教员)在陈独秀的运筹下于年底迁到芜湖续办,改名安徽公学,校址设在芜湖二街三圣坊。 此时刘文典觉得有这样的好学校,又有陈独秀等革命党人在校任教,便决定离开合肥,于1906年春到芜湖入安徽公学读书。在安徽公学任教的革命党人还有光复会的陶成章、华兴会的周震麟、柏文蔚、江彤候、苏曼殊等,他们传播新文化进步思想,胸怀革命大志,但个个都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刘文典在这所皖江流域最负盛名的学校里学习,思想升华,革命这志向,外也聆听陈独秀的教诲。 陈独秀住在芜湖长街的科学图书社的简陋宿舍,一边办《安徽俗话报》,一边在安徽公学当国文教师。陈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有时边上课学边搔痒,课讲得好,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刘文典颇受教益。年轻学子的刘对陈独秀颇为钦敬,对陈独秀教其用西方哲学对照中国古籍的研究方法印象深刻。此法也为刘文典后来成为蜚声中外的国学大师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陈独秀也从众多的学生中记住了刘这位小老乡,——好问多学、追求新思想的革命青年。 安徽公学“以培养革命干部,散布革命种子为教育学生宗旨。”一时间,使安徽公学成了中江流域文化运动的总汇。刘文典也被该校造就成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斗争的优秀青年。 1906年暑假,陈独秀与苏曼殊去日本考察,处暑后便回国返芜湖,忙于革命,也继续任教;教余陈还同章士钊、刘师培等人谈诗论赋,唱和不已;另外,陈还以芜湖科学图书社联络革命党人进行革命活动,后被人告发,皖抚恩铭“欲穷治之,羽书连下”,被使陈于1907年又东渡日本,入正则英语学校学习英文。而此间刘文典也将结束在安徽公学的学业。1909年,刘文典也东渡日本,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深造,其间加入同盟会,应章太炎之邀,参与编辑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排满反清、爱国民主的思想。一度还学军事,练枪法,放炸弹。陈、刘二人各忙革命,少有往来。 1912年7月,柏文蔚正式任安徽都督,陈为都督府秘书长,协助柏励精图治,改进皖事惠政于民。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倒行逆施,引发孙中山的“二次革命”。此时刘文典将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沪。 “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到芜湖驻军龚振鹏指挥部,斥责龚对柏文蔚的不义行为,遭龚捆挷下狱,欲以枪决。时在上海《民立报》任英文翻译编辑的刘文典得此消息,电告柏文蔚予以设法营救。后因旅长张永正的兵谏,龚本人也是陈独秀岳王会的旧部,终于释放陈。此事后,陈、刘两个同路人的友谊加深了。 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全身心地投入如火如荼地爱国民主运动中。刘文典表示支持爱国学生的行动,但不赞 1928年11月,时任安徽大学预科主任和文法院院长的刘文典,因安大学生在女中闹事毁物一事件,受到蒋介石的斥责时,刘出言顶撞蒋“……提起总理,我和他在日本东京搞中华革命党时,根本不知道你的名字……如果我是学阀,你就是新军阀。”刘惹得蒋恼羞成怒,遭绑收押警察局。后在众名人的营救下,才获释,后应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之聘赴清华大学任教。 而陈独秀被中国共产党开除出党后,也命途多舛,1932年10月被叛徒出卖,入蒋介石政府大牢。1937年8月,度过5年牢狱生活的陈独秀出狱后,不做蒋介石政府的劳动部长,拒收10万元组织“新共党”,不应胡适之请去美国,也不做检查回归中共……陈自尊、清高、孤傲,但又贫病交加地去了四川江津乡下,直到1942年5月去逝。刘文典长叹:“仲甫是好人.、、、非常有学问,但他搞不了政治,书读得太多了!” 刘文典在抗战期间也颠沛流离,随校迁徙执教西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云南大学,一度想回安徽执教未果。刘后成全国政协委员, 陈独秀、刘文典这二个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人物,各自演绎着革命人生,在哲学思想、文学、史学等诸多方面有着杰出成就和风彩,两个自尊特强,清高孤傲,执着敬业追求完美的安庆人都魂归故土,长眠大龙山山麓。
载于《安庆晚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11-23 19:22 , Processed in 0.040493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