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第2卷改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以此为标志,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2005年9月15日,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召开“《新青年》创刊9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资纪念。会议收到论文40多篇,来自本市学界及江苏、安徽、广东等省市的任建树、叶尚志、沈寂、郭绪印、张云、倪兴祥、孙其明、齐卫平、朱华、邵雍、石钟扬等学者70余人出席了会议,上海市社联副主席武克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刘世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采取重点发言、专家点评、自由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就《新青年》的创刊、出版、发行;《新青年》的分期、主题与历史地位;《新青年》与中国文化、政治、社会;《新青年》与思想观念的变革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如何看待《新青年》的历史地位,是这次会议讨论的一个焦点。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任建树在发言中认为,《新青年》代表中国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的时代,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新青年》在上海创办,说明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原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叶尚志在发言中指出,《新青年》是一份中国历史上首创的、内涵丰富、影响广大、深远,无与伦比的杂志。它传遍了世界先进文化思想,赶上时代潮流,培育了一代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精英,开启了民智,振奋了国魂;它倡导了文学革命,推广了白话文,有助于普及政治、文化、科学知识,把我国文化迅速推向前进,利在人民,功在千秋;它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为我国走向现代化鸣锣开道;它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思想、文化和干部条件。上海市社联副主席武克全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新青年》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是标志性媒体、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吹响了科学、民主的号角,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随着时光的流失,将更加显出它耀眼的光辉。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刘世军在发言中指出,《新青年》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所有刊物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文化的自觉,中国人对启蒙以来价值的确认,是开创时代的。它开创了一代文风,产生了一批重量级的学术人物,它宣传的民主与科学精神养育了一代代国民,它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其逐渐深入人心,它以开放性与批判性的根本立场反思中国文化,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济大学文法学院孙其明教授的《不朽的历史丰碑》指出,《新青年》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的姿态给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带来了新的曙光,催生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转折。 对于《新青年》的分期及主旨变化,也引起了与会学者的讨论。《新青年》从创刊到1926.7.25终刊,共出了九卷六十三期,历时11年。上海大学社科学院韩明华副教授的论文将其可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15.9.15-1918.5),宣传科学与民主,批判封建思想、旧文化。第二阶段(1918.7-1919.5),从民主科学到直接干预政治。第三阶段(1919.5-1920.5),传播马列主义。第四阶段(1920.9-1921.8),组党。第五阶段(1921.8-1926.7.25),党的理论刊物。而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沈建中研究员的论文分将其为三个阶段。任建树在评议时认为应分三个阶段,只是第二阶段应到第9卷第6号(1922年7月1日),这之后的就不是原来新文化运动意义上的《新青年》了。他们都指出了《新青年》主旨变化的特点表现了《新青年》与时俱进的品格。华东师大法政学院法政系研究生王小莉的“初期《新青年》宗旨的再研究——以人权说的提出为视角”,以新的人权说为视角,对初期《新青年》的宗旨进行了再研究,指出其显性宗旨是人权说的提出唤起了人们对主体自我的认识,起了一个启蒙思想武器的作用。而在《新青年》显性宗旨的背后,始终隐藏着一种救亡,建立真正民主国家的意识。 关于《新青年》的创刊、出版、编辑与发行,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寂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缘起”,通过考察辛亥革命前后的陈独秀的思想状况及民国成立的现状,说明了陈独秀认为当时的人还是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所以他寄希望于青年,讲求“修身治国之道”,以造成巩固共和的“国民总意”,所以创办了《新青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陆米强副研究员的“《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出版史实考略”,对《新青年》创刊及五次迁址的经过,第1卷至第9卷每期出版的确切时间及停刊原因,《新青年》季刊及不定期出版情况,做了较详细的考证研究,对《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编辑、出版和发行地点及办刊人员等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上海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李启彩的“《新青年》开辟‘易卜生号’之探究”,以“易卜生号”为切入点,对专号开辟的原因及其刊登后在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探讨。华东师大法政学院法政系研究生周自豪“《新青年》的出版与群益书社”探讨了 《新青年》从早期与群益书社的合作出版到后期的自组新青年社来出版发行,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与波折。安庆市陈独秀研究委员会秘书长李银德的论文考证了《新青年》发行人苏新甫的史实。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助理、副研究员张小红在“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与《新青年》的创办”中指出,《新青年》的诞生是受社会生活实践推动产生的。她从清末民初的中国民众趋新求变的社会心理,论证必然引发一场观念形态的变革,导致《新青年》的诞生。 在《新青年》与中国文化、政治、社会方面,南京财经大学人文社科部石钟扬教授的 “陈独秀与中国现代杂文——以《新青年》‘随感录’为中心”以《新青年》陈独秀式的“随感录” 切入,透视“随感录”体的现代杂文,作为社会批评一种的形式,成为中国报界与文坛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化风景线,视角独特。南京大学政教系副教授奚金芳的“《新青年》与加拉罕宣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玲的“《新青年》早期对中国政治文化启蒙的贡献”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论证了《新青年》对中国政治历史进程的推动。上海大学历史系刘长林教授的“五四后期社会改造思潮研究状况述评”提出了当前社会改造思潮研究存在的问题。上海师大法政学院副教授马依依的论文认为《新青年》传播了近代西方和谐社会要素自由、平等、博爱,这其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它是西方国家的立国之本,是科学、民主的根基。其他几篇“《新青年》对人口问题的讨论”、“《新青年》与中国女子教育”、“《新青年》与妇女解放等问题的探讨也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新青年》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 在《新青年》与思想观念的变革方面,有七、八篇论文这涉及这一主题。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郭绪印的“陈独秀的破除迷信思想述评”认为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和《新青年》上发表一系列的文章,从批判“敬菩萨”到《有鬼论质疑》、从批判“天命观”到发表《偶像破坏论》,体现了陈独秀否定鬼神,破除迷信的思想,是陈独秀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的重要表现。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张元隆“《新青年》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变革”指出《新青年》针对民初共和国家的有名无实,大力播扬“主权在民”的思想,以唤起多数国民之自觉;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实现了国家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上海大学历史系刘长林教授等的“新青年派对国民新价值观的言说”从国民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信仰价值观四个方面阐述了新青年派对国民新价值观的言说,认为新青年派的价值观念理论主要依据启蒙以来的西方价值理念,同时也吸收了一些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合理的成分。华东师大研究生李春峰的“《新青年》自由主义思潮透析——内涵、脉路与价值”认为在内涵上,主要包括个人与自由、人权与自由、国家与自由、自治与自由、平等与自由、觉悟与自由六个层面;在脉路上,主要源于十七世纪以来的古典自由主义、功利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并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历程中处于传承与发展之位置;在价值上,经历了从启蒙到救亡的转换。华东师大研究生杨成龙在“《新青年》所提倡的‘青年新派人生观’初探”认为《新青年》提倡的青年新派人生观是以西方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近代人生观。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傅德华等的“《新青年》杂志眼中的精英——《新青年》与西方名人传记研究初探”论述了《新青年》介绍的名人与他们倡导的新人生观的关系。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张云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通过研讨,使我们认识到,以《新青年》为中心而展开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创了中国历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型的新时代;《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传播,不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也为中国革命的开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初期发展、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新青年》对中国现代社会历史进程的推动看,它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新青年》阐述的科学、民主思想、《新青年》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和鬼神迷信的批判,《新青年》提出的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至今仍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借鉴,值得我们发扬光大。通过对《新青年》的研究,可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初期历史发展、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走向,中国走上现代化之初相关问题的认识。《新青年》在上海创办,上海召开学术研讨会,纪念创刊90周年这一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日子,责无旁贷。既使我们对上海的光荣历史感到自豪,也使我们感到上海肩负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新青年》所开创的精神与传统,为中国的现代化的宏图伟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做新贡献。 这次会议得到了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等大学以及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江苏省历史学会陈独秀研究分会、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安庆市陈独秀研究会等兄弟省市有关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参会代表中既有老一辈学者,又有活跃在当今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更为可喜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初出茅庐的研究生后学。老中青聚集一堂,切磋交流,气氛热烈。 (作者刘长林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11-23 09:14 , Processed in 0.027367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