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主与科学的关系 民主,一般指人民有权发表意见,有权参加管理国家大事。简言之,民主就是让人讲话,实现人民的要求。否则“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科学,一般是指反映客观世界某一领域内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这里的科学是广义的,既指自然科学,又指社会科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民主本质上也是一种科学,它是科学的基础,科学是民主的结晶。如毛泽东思想是科学,它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民主与科学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互相促进。 二、争得民主是人民群众团结起来闹革命的目的 1、这个观点的理论依据 1848年1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毛泽东曾说过:“然而历史给予我们的革命任务,中心的本质的东西是争取民主。”(《毛泽东先集》1967年版第252页)从上述的论断中,不难看出,革命的目标即任务就是实现民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目的与手段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如民主与集中,民主又成了手段,集中是目的,民主与专制,消灭专制,实现民主,民主是目的。 2、这个观点的实践依据 党的主要创建人,陈独秀与李大钊等革命先辈发动了一系列争民主、争自由的伟大斗争。孙中山争民主的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复古倒退的逆流,企图消除辛亥革命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进步的革命知识分子发动了一场比辛亥革命时期猛烈得多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陈独秀写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人提出了六点希望,核心是实行民主,反对专制。这是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纲领性的文献。紧接着李大钊、鲁迅等人积极发表文章指出:“君与民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民国死,专制活则自由亡。”陈独秀还指出:“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红旗,在政治上是反封建专制主义,对外反帝国主义,在思想上反封建礼教,斗争的锋芒,指向了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举起了“打倒孔家店”的革命大旗。这一举措,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是紧密相联的,向孔子礼教的猛烈进攻,也就是向封建政治,向袁世凯复辟帝制,向康有为反对共和,进行了尖锐地批判。毛泽东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人类革命运动的实践反映,每一场革命运动,都是大批判开路的,没有大批判开路,就扫不清政治、思想上的障碍。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文学上也发生了一场巨大革命。《新青年》从1917年起号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该杂志以自身作起,从1918年1月开始,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这时发表了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改良主义》和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出色地把反封建反礼教的革命内容同白话文的新形式结合起来了,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总而言之,这场新文化运动,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和人材基础。后来毛泽东在《新民主义论》中说:“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面大旗,立下了伟大的功劳。”当然,这场新文化运动,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这也是毫无疑问的,如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思潮等,这是不可取的。 1919年5月,在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我国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以工人争得民主,登上中国历史政治舞台为胜利的标志。在五四运动胜利的基础上,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胜利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全部中国史中,五四运动以后二十年的进步,不但赛过了以前的八十年,简直赛过了以前的几千年。”(同上第664页)确实如此,中国共产党人用民主和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头脑,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帮助孙中山的国民党建立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举行了北伐战争等,取得了第一次国民大革命的胜利。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后,党和毛泽东仍运用民主与科学的理论,创建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及苏维埃民主革命政权。在红军和根据地中实行了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抗日战争刚开始,毛泽东就强调:“争取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则为保证抗战胜利的中心一环。”(同上第236页)紧接着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中国必须立即开始实行下列两方面的民主改革:第一方面,将蒋介石的国民党的反动独裁政体,改变为各党派各阶级合作的民主政体。要制定真正的民主宪法,召集真正的民主国会,选举真正的民主政府,执行真正的民主政策。第二方面,是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特别强调: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革和人民自由权利,是建立真正的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怎样才能实现民主政治呢?毛泽东说:“依现在的情况说来,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祖国就不能保卫,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就不能成功。”(同上第241页)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 ,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曾记否?我党有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可别忘了还有一条:团结和民主的路线。只有顺着这条路线走,才能实现民主政治。 当历史走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更加重视民主建设和科学建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1962年1月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指出:“不论党内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要真正把问题敞开,让人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毛泽东在这方面作出过榜样:延安时期,因边区政府多征了农民的粮,使农民吃饭成问题,有个农民气来了,就当众骂毛泽东……这一消息传到中央,有人主张要把骂毛泽东的人惩治。而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说先要检查自己的工作,作出了减征农民粮食的决定。 这个时期的邓小平同志也是很主张民主的,他在八届三中会会上说过:“在职工中实行大鸣大放,要充分运用大字报。大字报形式简便,生动活泼,引人注目,便于发动群众,批评领导人员和工人群众中的缺点……无论工厂或机关学校,都可以把大字报逐步变成经常的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1977年8月,邓小平更是强调:“我们现在不同意见的争论、讨论不是太多了,而太少了。我们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57页) 以上是本文关于陈独秀、毛泽东等领导人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贡献,作的一些粗略考究,有待深化。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自华国锋主持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党把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举得更是高高的。通过充分的民主讨论,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了,提出了发扬民主,解放思想的方针,大量的平反冤假错案,解放干部,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特别是胡耀邦主席指导全党认真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评价了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发表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这些成就的取得,从一定的意义上说,都是坚持和发展了民主与科学的丰硕成果。 1989年以后,江泽民同志任党中央总书记。指导全党更加发展和丰富了民主与科学的理论。党内外,政通人和,学术活跃,经济繁荣,成就巨大。特别是在1998年10月,他代表中国人民和政府在国际会议上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在人权事业建设和参与国际人权领域合作方面,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该公约第19条第二款中指出:“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面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享受民主权与世界民主潮流接轨了。使新中国的民主与科学的发展,上了新的台阶。中国不仅加入了经济的全球化,而且也加入了民主的全球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民主是当代世界潮流的主题之一。民主观念和民主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文明探索中的主要成果之一。首先扩大党内的民主,然后推广为人民民主和社会民主。在民主建设上,我们党成了全民全社会的表率。下决心纠正了一些单位和地方的一把手专断的严重现象,逐步纠正了一言堂,家长作风。保障了民主生活,使重大决策,得到了科学论证。胡锦涛同志指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各级党政军干部,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就把民主与科学发展到了崭新的境界。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我们要以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为强大理论武器,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不断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不断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就是我们研究建党以来民主与科学发展的本质目的与出发点。如果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那么,在当代世界潮流中,只有民主才能救社会主义。没有人民的民主,就没有人民的社会主义。我们所说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虚伪的民主。如果说党的民主是党的生命,那么,真实则是民主的生命。中国当前的民主与科学的实践展示:人民享受的民主与科学是最真实的。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优越性。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11-24 13:11 , Processed in 0.031563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