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在《新西部》2020年第6期发表论文《论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的理论渊源》,文章开篇介绍了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一是,“五四”之前各阶级救亡运动的失败。国近代以来掀起的救亡运动不断高涨,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中国人民依旧遭受着本国封建主义和国外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民不聊生。二是,俄国十月革命描绘了新世界的蓝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尤其是十月革命反对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使处于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倍感振奋。 作者分析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形成的理论渊源: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两人都深受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影响,其中大同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国外社会主义思想:(1)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潮。李大钊、陈独秀二人都在日本留过学,读了一些日本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著作,初步接触了日本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是第一个接受并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而陈独秀因散发带有进步要求的《北京市民宣言》而被捕入狱的事件,使其转向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出狱后南下前往武汉、广州等地,在这段时间内,他本人抓紧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思想上进一步向马克思主义靠拢。【通讯员 孙风】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11-23 03:39 , Processed in 0.027410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