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之历史的进化——在广东高师的讲演

2022-2-15 09:41| 发布者: brights888| 查看:10250| 评论: 0|原作者: 陈独秀

摘要: 中国人对于社会的进化,常有三种错误的见解:(一)有人以为社会的进化是循环的;(二)有人以为社会是退后的;(三)更有人以为社会的进化是超越的。讵知社会的进化,非速亦非迟,乃是根据人类生活的要求,依照历史 ...

       中国人对于社会的进化,常有三种错误的见解:(一)有人以为社会的进化是循环的;(二)有人以为社会是退后的;(三)更有人以为社会的进化是超越的。讵知社会的进化,非速亦非迟,乃是根据人类生活的要求,依照历史的阶级,自然地演进,必无循环、退后或超越之理。简单说来,社会的进化,其程序可分五个时代:

       一、原人时代——这时人类的生活,非常简单,和现代最野蛮的人的生活略同。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摘生果充饥,所以当时人类与野兽无大差异,文化遂无从发生、无足陈述。

       二、渔猎时代——原人以摘生果为活,到了生果食尽的时候,就不得不下水取鱼,入山寻兽,来维持生活,这才演进而为渔猎时代。从原人时代至此,可成一个段落了。

       渔猎所用的器具,不外木棍、石头、鱼网三种物件;后来有人将石头安置木棍之上,用以杀野兽,于是有锤子的发明。这种发明,可算为社会进化中的一个大纪元,不容我们忽视的。当时生活情形,仍甚简单,经济问题,未曾发生,因为那时人类都是日食其所得,并无余物的存留。

       他们因怕野兽侵害,就结合数十人,共居一块地方,互相护卫,于是成了小小的社会。他们渔猎所得的鱼兽等,只够一日的食用,毫无积蓄;纵有余物,都是鱼兽的皮肉,也无法收藏,所以当时那种小社会,完全是共产的,没有私产的发生,这种社会,我们就叫作原始的共产社会。

       这种社会,是由数十人自由联合而成,实行共同的生活,初无所谓组织;但是,后来因为其间发生利害的冲突,他的秩序渐变纷乱,同时就有些强勇的好汉出,恃强压众,独自称尊,众人因怕他的威力,也都屈服于他,于是他就居然作了众人的首领,而社会的安宁,赖以维持着。这个好汉,历史上即称为酋长,亦即为那些小社会中的君主。

       这个时代,已经有宗教发生,即是拜日、火或猛兽的自然宗教,当时宗教的观念,大约是由恐怖和美感所构成。野蛮人看见太阳光线那般辉煌,脑中就发生一种美感,同时又起恐怖之情,故生崇拜的心趣;更因火,古代的火,野蛮人用作军火,防御猛兽,为火焰美观,就生审美的兴趣,为火性猛烈,便起恐怖的情绪,所以他们崇拜他;猛兽如金钱豹等,既有美丽的毛色,又具可怕的形状,野人见而崇拜他,同属此理。总之,这种自然的宗教,内容非常简单,他的对象,除上举三种自然界的物件外,并无其他如鬼神的对象。

       三、游牧时代——发生于有历史之前,故难推算他发生的年岁,大概总在封建时代之先。这时人类的智识,比较渔猎时代的人,稍有进步,能用种种方法,驾驭那些驯良的野兽——牛罢等——于是发生畜牧的事业。当时土地都是公有的,畜牧者就得随时选择一些多水草之地,作他们畜牧的场所;因此,他们就没有一定的寓所,逐水草之地而居住,故名之为游牧时代。

       到了畜生蕃衍之时,各人就拥有大群的牛羊,一人用之不尽,则所余的牛羊,就变作一己的财产,于是由渔猎时代共产的社会,一变而为游牧时代私产的社会了。这许是社会进化途中的一大变迁咧。

       四、农业时代——自渔猎时代至游牧时代,人类都取鱼兽之肉,作唯一的食料。后来因人类数目增长,而鱼兽的供给渐减,于是人类为要维持生活,就不得不向植物界寻求食料。恰好有些地方产生谷类,一经野人找得,就试拿来做粮食,觉得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舍渔猎游牧,相率栽种谷类,而农业就由此发生了。

       到了这个时代,社会的组织,经济状况,道德观念,及宗教思想,都呈变化。又因栽种谷类,必须在一定的地方,不能随意迁移,于是发生了居住的问题;因居住既定,则男女的关系更为确切,夫妇的观念遂明,而从前男女杂婚的事,也都渐次消灭了。家庭制度,由此勃兴。各家所种的麦稻等,供食有余,就设法储藏起来,拥为一家财产。至此,私产制度,更加发达,而社会经济,同时发达。凡此种种变迁,都是依照生活的要求,而自然发生的。

        当时的小社会,各有一个酋长,执统辖之权,后来因生活上发生变迁,小社会已经不能单独存立,就合几个小社会而成一个大社会,又由几个大社会而组成一个更大的社会——国家;几个小酋长,推举一个大酋长,几个大酋长结合,就产生了一个君主,所以君主制度,即发生于这个时代啦!

       君主既出,那末宗教的思想,跟着也就变了。由前代的自然宗教,一变而为多神教了;除美感和恐怖之外,复生有神——不可思议者——的观念;即由具体的事物,进而为抽象的思想,这也算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时至今日,很多人厌恶宗教,但是,古代人类能发明宗教,已经算是一种大进化了。

       当时道德观念,也更进步。夫妇名义确定,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时的不同现代的,没有什么劳动界,只有家庭劳动。家庭劳动,妻子为劳动者,家长即为资本家。各家都盼望多生儿女,以助耕种或开垦,更有农人出贱价多买女子做小老婆,以助农耕;但是又怕妻妾子女,不为己用,故创设宗法制,使丈夫对于妻妾,父亲对于子女,有无限的统驭权。这种道德,在现代要不得,但是在当时足以维持社会安宁和生活,是很需要的。亚理士多德赞成奴隶制,孔子主张宗法制,也不过为着这些制度适应当时社会的状况罢了。

       综合上述的农业社会的状况,拿来和现代的中国比较起来,是大同小异的,差异之点也很少,从可知现代的中国,还只是演进到农业时代啊!

       五、工业时代——到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状况,又都变更,和农业时代大不相同;但是这些变迁之所以发生,也只是原于生活中自然的要求。工业社会首先发起于欧洲,因为欧洲的地方狭小又瘦瘠,不大适于农耕,所有出产物,不能满足欧人生活的要求,惟欧地滨海,很利于交通,故欧人就得向工业发展。但是欧洲的工业,又以发生于英国的为最早,因为英国是小小农国,地狭人多,生活的要求也更大,农业既不足以维持,于是不得不向工业谋发展了。

       工业必须要有大规模的组织,而后可以发达,是故工业一发达,则社会中各种事业,都受影响了。譬如工业上所需的原料,不下数十百种,本国必不能完全供给,所以要到外国去购办,于是交通和商业,直接受其影响而发生了。交通商业既兴,则外交的事务日多,而且外人势力,由外交而侵入国家内政,由此,农业时代闭关自守的风气,完全消灭了;而政治组织方面,也由专制政体,变为共和政体,工商界和外人交接既多,见识日广,经济也日见充足,他们为维持自己的权利计,就起来争政权,遂将贵族制度,完全打破,尝查工商界之所以要求政权,并非好出风头或好作官,实因政治和工商业,有密切的关系,工商界的受福蒙祸,全视政治的良否以为准绳,假如他们没有政权在握,任凭贵族和军阀的宰割,那末,他们的职业必蒙无穷的祸害,故为生活的要求所逼迫,他们才来争政权。所以平民政治并非一般平民所必须,乃是工商界的护身符咧!军阀所以还能存在于中国,实因国内没有强健的工商界和他对抗,若到工商业发达的时候,军阀必自归于灭亡了。

       到此时代,宗教的观念也变更了,因为此时交通发达,集各处人士于一处,必须创一共同的信仰,而后可以相安,故由多神教,变为统一的一神教。

       在这工业时代,工厂林立,所需人工甚多,非家庭劳动之力所能维持,势必雇工,而后工厂才能发达,于是劳动制度,由此发生。又因人人要到工厂去作工,以维生计,故家庭羁绊遂脱,至是则农业时代所遗的家庭制度,自行破除了,家庭制度既破,宗法的道德也随之消灭。由此看来,中国的家庭制度,非可勉强废除,只须工业发达,则此制自破。所谓三纲五常的道理,是建设于宗法思想之上,颇适合于农业社会,以其能维持当时社会的生活和安宁;但是民主社会的道德,是建设于爱国、合群义务之上,用以维持大工业的发展,虽前代的宗法思想,不再适存于此时代了。

       工业时代的社会,虽较前代为进步,但仍留着农业时代的私产制度,这却算是一个大缺点。因此,我们可以测知工业时代,将来亦不免发生变迁。在工业时代,工厂最为发达,所制商品(商品和生产品不同,商品乃供销售,非供应用),必然日见增加,但当时社会上的资产,多为少数资本家所占有,于是社会一般平民,都降为无产阶级,那里还有钱购买这些商品呢?到这时,商品必至积滞,无从销售,于是工厂就要亏本,随至资本破裂了。即如一人食物而不消化,积之日久,必至肚破肠断咧!将来的变化,必须除掉私有的财产,而大工业仍须保存,藉他供给人类以生产品。

       由此看来,自原人时代以至工业时代,都可发见社会进化的痕迹,伊都是根据人类生活的要求而发生的,我们若要改造社会,必须先明白
社会之历史的进化,然后才知所从事。末了,我们须知社会的进化,不是循环的或超越的,也更不是退后的;乃是依历史的阶段而进步,非速
亦非迟,不过采用革命的手段而促其进化,或许能使他变快一些罢。




                                          龙詹兴、李钰     合记

          《陈独秀先生讲演录》(1923年9月1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148号

GMT+8, 2024-11-24 01:30 , Processed in 0.036781 second(s), 21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

  • QQ: 59268797

    主编热线

    13671566348

    电子邮件

    shanghaipet@qq.com

    在线时间:8:00-16: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