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7年的历程。今年是在四川地震大灾之后来纪念这个伟大日子的。更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纪念会。全国各地也都开展了纪念活动。年年都在纪念这个节日,但是从来没有人来纪念这个节日的创始人陈独秀。今年他的家乡突破了禁锢,在他逝世63周年之际,召开了一次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学术研讨会,隆重地纪念了一下。 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定位,学术界基本上达到了共识,只是官方没有明确表态。大家只好慢慢地等待历史的发展吧。 中国的历史,经过改革开放30年,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回首陈独秀研究的历程也不例外,30年前冰霜寒冻,30年后春暖花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在思想上进一步解放,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累累。陈独秀研究巳由禁区、半禁区,到了开放。从1981年安庆历史学会、安庆档案馆合编《陈独秀研究资料》被查封,张越、张君被迫作检讨,到1989年3月,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的陈独秀研讨会,再到今年的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在安庆召开,可以看出陈独秀研究工作的局面大不相同了。近几年来,全国各种报刊杂志发表研究陈独秀的文章粗略统计约千篇以上。2001年中央党史研究室修改后的党史正本问世,对陈独秀的评价,有了新的定位。陈独秀的名子就编入了初中、高中历史教本。毛选、邓选书中有关陈独秀的条目的修改和对托派条目的修改,在国内外引起了瞩目。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历史档案的公布,更加使得过去许多蒙上黑幕的历史事实得到进一步澄清。毛泽东从神台上走到人间,陈独秀从地狱中来到了社会。这两位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都有过丰功伟绩,也都在探索、追求中华民族解放复兴的道路上犯过错误。我们崇敬毛泽东,也要崇敬陈独秀。三十年前,无人问津的陈独秀墓地,仅去年一年内,中央领导同志吴官正、王兆国、吴仪等都到过墓地瞻仰,每年群众自发来墓地瞻仰的约在五、六万人以上。可喜的形势来之不易。全国研究陈独秀的专家、学者、老干部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开创陈独秀研究领域的人大教授林茂生先生和极积参加陈独秀研究,各方奔走的张君同志如若都健在,看到现在的形势,他们一定会十分高兴。 5月27日,参加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的代表150多人,会上交流的论文46篇。是研究陈独秀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这次研讨会达到的共识: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陈独秀把中国人民引向到社会主义道路上。他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擎旗手,功不可没。特别是他组织领导的社会主义大讨论,为中国人走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2、 陈独秀行向社会主义的轨迹:他是从爱国救民出发,由追求民主主义到行向社会主义;由实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转向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思想(因当时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当时的历史原因,不可能具体实现)。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他转向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的方向;有人认为他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而且是走向了更加科学的社会主义主义道路。 3、 他以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的智慧和勇气,揭露了斯大林所统治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病,几十年后,他的预言被历史所证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一大贡献。 4、 陈独秀晚年,对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研究、提倡,对当今我们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宝贵理论指导。他对民主的属性、民主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的解析超过了同时代的许多政治家、理论家。 5、 各种纷繁的社会主义口号、旗帜,在20世纪里都以各种形式做出了不同的表演。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在于它是否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是否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 这次研讨会有了新的突破 这次研讨会除了集中深入地研讨了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外,突破了过去研讨会多以为陈独秀鸣不平,正名份为主题,而所提供的许多论文,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更加广视的来研究陈独秀的各个时期各种观点。例如有陈独秀的武装斗争思想,宗教思想,人文思想,道德观,精神世界,历史轨迹等。 三、 交流了各地陈独秀研究的情况和经验 从2006年江苏常州会议之后,全国各地陈独秀研究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这次会上大家交流了情况和经验。同时,又对明年陈独秀诞辰130周年的纪念和学术研究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达成了一些共识。 四、 各地有关党史的纪念馆、展览馆、在这次会上交流了情况,对下一步的红色旅游提出了互联互通的意项。 陈独秀的研究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巳经从禁锢的严冬走到了春暖花开。我们相信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政策的不断落实,随着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陈独秀会被更多的人来接受,陈独秀思想将更加显亮。研究陈独秀任重道远,同志们,继续努力吧!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11-23 08:24 , Processed in 0.025746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