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安庆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当天还举办了一系列展览活动,在其中一场书画展览中,一副由望江县博物馆提供的陈独秀书法对联,吸引了不小的关注。 该对联(图1)长165、宽28厘米;上联“金尊银烛销春雨”,下联“象管鸾笙护紫云”。上联最后一字“雨”,是草书体,难辨析。下联“护”字也是草书体。上联题字“毓卿先生之属”,下联落款:独秀,钤印白文“陈独秀”篆文。这副对联是1983年由望江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并征集于吴毓卿孙辈手中。据吴毓卿后人回忆,在辛亥革命时期,吴毓卿与陈独秀结识,交往甚笃,故得赠此联,留存后人。今方得以示众人。 陈独秀先生擅书,篆、隶、草、行皆精,毕生所书墨迹众多,书体各异,尤精篆、隶,而留存至今的甚少。常见的信札、手稿的字体风格,能体会出先生扎根于传统的帖学系统,还融入了碑学的用笔、体势、风骨。由于历史原因,陈独秀先生的书法作品,或无奈销毁,或散落民间遗失,或封存密不示人。现藏于各文博单位、收藏家手上,精美大作甚少,或应酬之作,或部分文稿、手札、信件存世,史学研究价值较高,而其书法艺术价值被忽略,近些年,拍卖会上有关先生的手札拍卖一直价格不菲,也说明这一点。 少年时代,陈独秀受书画家叔父陈衍庶专注金石书画古玩的影响很大。陈衍庶很喜欢陈独秀,到东北上任时,把陈独秀带在身边,做些文书工作,并亲自教诲其读书习字识礼,对他抱有很大希望。陈独秀书法,早期学“二王”,后受清中后期的碑学、乾嘉学派的考据学的影响,而近师邓石如,临帖学碑,兼收并蓄,自然雕琢,显示出独特的书法风格与个性鲜明的特色,艺术上,丝毫不逊色于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家。 1944年葛康素《谈陈仲甫先生的书法》一文,为民国时期阐述陈独秀的书法理论与艺术的较早资料。葛康素的父亲葛温仲,为陈独秀青年时代的挚友,与陈独秀一起,参加安庆藏书楼的演说,其妻就是安庆书法大家邓石如第五代孙子邓仲纯的姐姐,而陈独秀二姐的女儿,又是葛温仲第五个儿子的媳妇。再早到邓石如的曾孙,长陈独秀20多岁的邓绳侯,两人莫逆之交,邓绳侯曾写赠苏曼殊一首诗,诗文:寥落枯禅一纸书,欹斜淡墨渺愁予;酒家三日秦淮景,何处沧波问曼殊。是由陈独秀书写的一幅狂草墨宝,转送惠存的。陈、邓两家世交,交往甚密。葛康素应该称呼陈独秀为舅父,1939年他也在江津对岸国立九中教书,一直陪伴陈独秀晚年,他在文中写到: “先生尝书论字三则寄余,兹录之于后: 一、作隶宜勤学古,始能免俗。 二、疏处可容走马,密处不使通风;作书作画,俱宜疏密相间。 三、初学书者,须使粗笔有骨而不臃肿,细笔有肉而不轻捝,而后笔笔有字而小成矣。笔画拖长宜严戒,犹之长枪大戟,非大力者不能使用也。 此论书三则,于学书之道颇具深见,非特初学者宜识之也。先生为人书多草字,信笔挥洒,有精神贯注气势磅礴者;有任手勾勒拖沓笔画者;一循情之所之。先生不求工不求名之志可谓尽矣。” 葛康素评价:先生书法以小篆第一,古隶稍次,然求书者难得其篆隶也。今观现存的陈独秀先生书法作品,大多为行书、草书,而篆、隶书法,民国时期已是稀少,现在更是凤毛麟角,甚是珍贵。 1932年至1937年,陈独秀被关在监狱期间,当时同狱的濮清泉,在后来回忆文《我所知道的陈独秀》中,讲述先生自己对书法的参悟:“写字如作画一样,既要有点天分,也要有些功夫,功夫锻炼内劲,天分表现外秀,字要能达到内劲外秀,那就有点样子,即所谓‘中看’了。庸人写字,只讲究临摹碑帖,写来写去,超不出碑帖规范,难免流于笨拙;有点才气的人,又往往不屑临摹,写出来的字有肉无骨,两者都难达妙境。” 陈独秀曾为台静农先生题写过一幅篆书横幅“一曲书屋”,后来江兆申所作长跋中评价:“先生不以书专其长,而笔墨雄健,结体古劲,固能者无不能。或皖公山人一脉润泽绵长否耶?”这是对独秀先生篆书的评价,也道出了先生的篆书师承于邓派。 今天安庆望江县博物馆收藏的这副陈独秀对联,行草用笔圆润凝重,结字拙朴苍劲,气息高古典雅,气韵生动自然,笔势舒展,收纵有度,随意不失章法,行至短处时显得粗疏急促,但笔墨苍劲老辣,浑厚朴实,行似不经意的行笔,细思乃为用笔之精妙也。 经查阅相关资料,悉知此联内容,出自邓石如的隶书对联,此联现收藏在沈阳衍庆宫(图2)。目睹两位安庆大书家的两副书法对联,一位民国时期,一位乾嘉年间,一草一隶,风格迥异,无不感慨,逝者已去,风骨长存。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11-22 22:39 , Processed in 0.026455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