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部电视剧火了,开播第一天就圈粉无数,无数个在历史课本上出现的人物在剧中变得鲜活起来,这部剧就是《觉醒年代》。 今天,《觉醒年代》的部分主演为北大录制独家视频,为我们分享他们对历史、对角色的感悟。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重点剧目,《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觉醒年代》剧照 该剧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为线索,全景展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风云激荡的伟大历史进程。 有观众直言:“看看百年前知识界的中青年们在干什么,见证新世界的诞生如此振奋人心。” 更有网友直呼,这部剧“简直是北大的校庆片。”“北大人才济济,实在太让人羡慕嫉妒了!” 看看这些剧中闪耀的名字 时任北大校长 蔡元培 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 李大钊 时任北大文科学长 陈独秀 时任北大英文系主任 胡适 时任北大讲师 鲁迅 时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 毛泽东 …… 一批踌躇满志、风华正茂的爱国志士汇聚在北京大学,北大成为了青年人觉醒的重要阵地。在北大,青年人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 在豆瓣评分中,《觉醒年代》始终保持着8.7分的高分,评分还在一路看涨。据相关数据统计,该剧在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排名第一。 随着故事的推进,一批批革命青年也将渐渐通过《新青年》而相遇相识相知。 《觉醒年代》让观众热血沸腾 网络上关于《觉醒年代》的部分网友评论 紧紧围绕“觉醒”的主题,《觉醒年代》对各种思潮论战进行了戏剧性表达。这群时代的探索者依然坚定炙热,从他们探索救国之路付出的实践中,可以一窥革命信仰形成和沉淀的过程。 《觉醒年代》剧照 陈独秀办杂志时不惜卖字筹款的窘迫、李大钊帮助工人和青年学生的慷慨和不拘小节、毛泽东首次接触《青年杂志》时在雨中的慷慨陈词、蔡元培茫茫大雪中三顾茅庐的求贤若渴…… 《觉醒年代》剧照 全剧将宏大叙事和底层叙事相结合,通过生动的细节去凸显人物,既有先觉者们看世界的格局视角,也有他们温暖活泼生活化的一面,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前辈们的伟大抱负与孜孜以求。 《觉醒年代》的主演们对于这段历史有哪些自己独特的感想呢?北大官微今天独家放送,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张桐 饰 李大钊 饰演李大钊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体验。在战乱动荡的年代,面对求学与革命的纠结取舍,李大钊毅然选择革命的道路,一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至今依然鼓舞着人们。李大钊为国家奔走于大江南北,为思想改革深入社会各阶层,是一位极具英雄色彩的人物。 于和伟 饰 陈独秀 几年前曾经朗读过北大教授的公开信,这回是我第三次扮演陈独秀先生,也是又一次与北大结缘。陈独秀对这段历史有着重要意义,要演绎陈独秀的不同面貌——流亡日本时的邋遢、创立《新青年》时的意气风发、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时的执着坚定,演绎新文化运动的灵魂人物,对我来说既有压力,也很荣幸。 朱贺日尧 饰 胡适 胡适对我来说是个难度很高的角色,他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时,正留学美国,这篇文章带来的争议,一直延续到他回到北京、到北大任职。如何演绎好他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合作,以及后来在政治信仰上的决裂,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个人收获良多。 马少骅 饰 蔡元培 随着剧中人物形象的不断丰满,我对蔡元培先生的敬意更深。1916年底,蔡元培临危受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厉行改革,主张兼容并包,展现着大师的度量。在他的主持下,北大学者云集,逐渐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及马克思主义在国内传播的最初基地。 曹磊 饰演 鲁迅 提起鲁迅其人及其文学作品,想必家喻户晓。但鲁迅为北京大学设计校徽一事,我却是进组后才知晓。三人成众,开启民智,从过去到现在,都映射着北京大学的责任与担当——做国家与民族进步的脊梁。饰演鲁迅,是我莫大的荣幸,也是莫大的鞭策与激励。 侯京健 饰 毛泽东 我在《觉醒年代》中饰青年毛泽东。与我而言,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既是挑战,更是收获。青年毛泽东物质生活困窘而精神世界富足,在北京大学,他接触、了解并最终信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切与北京大学兼容开放的学术思想、学术环境密不可分。 毕彦君 饰 辜鸿铭 在剧中,辜鸿铭先生是一位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同其他教员、年轻学生的每一场辩论,都推动着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立足本国文化,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和精神,对我有极大触动,相信对观众们也会有所启发。 张风 饰 刘半农 刘半农先生在剧中并非主角,但透过本剧,仍能体会到刘半农先生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我之文学改良观》一文对文学改革见解深刻,刘半农先生被蔡元培校长破格聘为北大预科国文教授,引领新文学的潮流更是体现着北大的思想革新。这种鼓舞至今仍使人泪目。 唐旭 饰 沈尹默 沈尹默先生在剧中的戏份不多,但处处都能体现其重要性。在蔡元培先生改革北大之际,沈尹默先生积极参与,后加入《新青年》担任编辑。不论在北大或是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中,沈尹默先生都留下了极富美学意义的色彩。 目前《觉醒年代》已播放至16集,小北拾取目前的有关部分剧情,带大家一起走进这段历史,看看北大视角中的觉醒年代。 随着剧情的进一步深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那些与北大有关的故事,还等待着我们继续解锁。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左图为《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右图),主要以月刊形式发行。 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盏明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就是这样一本杂志,让全中国的有志青年们都被新文化、新思想、新科学感召。 得知陈独秀创刊,彼时正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拿着《青年杂志》激动万分,唤醒民众的思想觉悟,也是他一直想做的事。 身在湖南长沙的毛泽东买了一堆杂志,甚至花光了他的饭钱,但他称“吾有此书足矣”。 《敬告青年》《青春》《文学改良刍议》……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旧中国,《新青年》上刊发的一篇篇文章让人血脉偾张、心潮澎湃。越来越多苦苦追求救国真理的青年人被《新青年》打开眼界。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日后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坚力量。 1917年,《新青年》随陈独秀受聘北大而迁至北京。胡适、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陶孟和、李大钊、高一涵……随着众多北大教师的加入,在北大迅速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者为核心的革新营垒。 《觉醒年代》中,陈独秀与蔡元培探讨北大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认为北大是宣传民主科学的绝佳舞台。 《新青年》与北京大学相结合,使北大成为宣传民主科学的绝佳讲台,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的潮流,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高潮。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旋即拉开了北大改革的序幕。 蔡元培是民主科学思想的坚定倡导者,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民主主义改革。看完《觉醒年代》剧中蔡元培先生的任职演说,不少网友感叹“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新文化运动引起了新旧思潮的激烈对抗。而蔡元培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大为各种学术观点的碰撞与交锋提供了空间,为新思潮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 蔡元培先生为新文化运动聚拢力量、助推发展,为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创建北方地区党组织的最初基地,创造了重要条件。 《觉醒年代》中,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 蔡元培曾三顾茅庐请陈独秀去北大担任文科学长。剧中,他次次从雪中而来,穿过长廊撑开伞,抖落一伞的积雪。陈独秀问,您怎么找到这儿了?蔡元培答:我总能找到你。求才之诚,可见一斑。 《觉醒年代》剧中,陈独秀邀请胡适来北大任教、参与编写《新青年》,胡适表示“愿尽微薄之力”。 在加入北大后,陈独秀同蔡元培商议聘请胡适担任北大教授,劝说鲁迅加入北大、加入新文化运动。北大师生校友成为了《新青年》的主力军,他们将新文化运动推向高潮。 1917 年,蔡元培请鲁迅为北京大学拟一章,鲁迅欣然答应。鲁迅所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中间为变形的“北大”二字,是三个“人”字,加以圆形边框,简练,大方,圆润。 《觉醒年代》中,蔡元培请鲁迅设计校徽 北大校徽凝聚了鲁迅对北大的希望,对青年人的生命自由发展的希望。剧中,蔡元培对鲁迅说,“我相信你为北大设计的校徽,北大的学子,会世世代代地佩戴下去,永不褪色。”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 1918年11月底,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在中央公园发表著名演讲《庶民的胜利》。次年,他在《新青年》发表长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大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现代政治问题。 《觉醒年代》剧照 李大钊在北大工作、学习和战斗达十年之久,是新文化运动中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他多方提携青年,接受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并亲自介绍他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为毛泽东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沙滩红楼,是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策源地。 李大钊与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建立了坚定的革命友谊。他们将《新青年》变成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进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随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觉醒年代》剧照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的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早已将使命与精神融入骨血,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觉醒年代》剧照 百余年过去 北大人兢兢业业 笔耕不辍,奋斗不息 为民族的复兴 为人民的幸福 贡献力量 初心之地 红色基因 与党同行 百年荣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11-23 03:03 , Processed in 0.042645 second(s), 17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