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人不在风头上,可能看事件就是另一种眼光,1937年,陈独秀相当于布衣了,他写下了《孔子与中国》。 孔子有没有价值?陈独秀肯定了两点。 第一对宗教迷信的否定态度,“自下古以至东周,先民宗教神话之传说,见之战国诸子及纬书者,多至不可殚述,孔子一概摈弃之”。(1)(这也许使国人逃脱了类似西方“黑暗的中世纪”。) 第二是“建立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当时有它的价值。春秋之末,封建颓式无可挽救,社会很乱,人们,特别是诸候大夫,谁也不服谁,于是孔子在封建的躯体中抽出它的精髓——礼教,来束缚封建诸候大夫以及陪臣,使他们认识到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以维持当时离析分崩的社会。(长乱对多数人都苦,选择礼教,是当时多数人理性的选择。) 以下,陈独秀对礼教局限性进行了说明,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二千年前孔子的礼教,来支配现代人的思想行为,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了冷宫,把建立礼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中国人活该倒霉。 “孔子的礼教不废,人权民主自然不能不是犯上作乱的邪说,人权民主运动不高涨,束手束足意气销沉安分守己的奴才,那会有万众一心反抗强邻的朝气”。(2) 在学术问题上,在西方历史上,民意、政府随学术的走向而互动,在中国历史上,学术随政府的意向而互动。 因此在对待学术问题上,陈独秀认为,学术乃人类公有之利器,没有古今中外之别,这是学术要旨。先明确这一点,才可言学术。国粹论者,不明此义也。对于学术,只当论其是与不是,不当论其古与不古;只当论其粹与不粹,不当论其国与不国,以其无中外古今之别也。(4) 陈独秀认为学术,必守三戒:一曰勿尊圣。尊圣者以为群众的意见早就在圣人著作之中。这样圣人岂不是全知全能之上帝?二曰勿尊古,尊古者以为不师古,则无可足取。岂知最初的古人有老师吗?犯此二戒,则学术将无进步可言。三曰勿尊国,即学术无国界,学术乃公有文明之物,哪一国的学术都可以,只要他说得对,一听是外国学术,就排斥,这会堵塞民智。 陈独秀在学术上还认为,中国学术不独立之最大原因,莫如学者自身不知学术独立之神圣。譬如文学自有其独立之价值也,而文学家自身不承认之,必欲攀附《六经》,妄称“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以自贬抑。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此三者为欧美文明进化之根本原因。 陈独秀引用了辜鸿铭在北京大学教员会议席上的讲话,“:如今没有皇帝,伦理学这门功课可以不讲了”。柏林大学有一位教授对中国新去的留学生说:“现在凯撒都没有了,你们来到德国学什么?”原来没有皇帝便没有学术吗?这种思想固然很可笑,但我们且莫笑,我们若仍旧迷信个人有超越民众的力量,岂不是和他们一样可笑。 在陈独秀的早期著作中,曾对儒学的“仁政”进行了批判。从以行政学的角度看,仁政自然优于虐政;以政治角度看,仁政之伤损国民自动自治之人格,这与虐政没区别;以治乱角度看,王政之治乃一时的而非永久的,乃表面的而非里面的。共和之治,是永久的而非一时的,乃里面的而非徒表面的也。(3) 对孔夫子“仁政”脆弱性的质疑,在1918年《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当谈到政治问题时,针对当时军阀混战,陈独秀指出,当排斥武力政治,以理论言,单独武力,决不能建设现代国家,以事实言,袁世凯、张勋相继以武力政策,都归失败;倘在继之者,其效果也可想而知。目下政治上一切不良现象,追本求源,都是“武人不守法律”为恶因中根本恶因。无论何人,一旦有枪在手,无所不为,国法人言,无所顾忌,尚复成何世界!此武力政治倘不废出,不但共和是个虚名,就是复辟君主也没有办法。不但宪政不能实现,就是专制皇帝,也没有脸面坐在金銮上发号施令。所以我们中国要想政象清宁,当首先排斥武力政治,“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有什么政治法律可谈呢? 对思想自由,陈独秀写下了《公仆变了家长》一文,“古时专制之国,皇帝就是家长,百姓就是弟子,此时共和国,总统就是公仆,国民算是主人。家长式的皇帝下一道上谕,拿道德不道德的话来教训百姓,原不算稀奇。现在公仆式的总统也要下一道命令来教训国民,这是怎么一回事。”(6) 瞧了以上之言,各位不觉得陈独秀文若其名,其见识真有点一枝“独秀”吗? (1)《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三册,377页 (2)同上,388页 (3)同上,第一册,265页。 (4)同上,第一册,372页。 (5)同上,第一册,372页。 (6)同上,第一册,429页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11-24 15:42 , Processed in 0.028040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