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要相见,愛要有心”。自冯小刚和张国立在两会上联合提案,呼吁国家恢复部分繁体字以传承传统文化,让部分繁体字进入小学课本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关于简化汉字,一直以来都有太多的争议。然而没有哪一种形式的改革不是为时代所迫,不然有谁愿意放着以往用了千年的老套路不用,别出心裁地招人批评呢?新文化运动重在一个“新”字,这白话文当道,可是前人万万没想到的,而令他们更想不到的是,百年之前倡导的简体字在经过满清皇朝、袁世凯王朝、中华民国、新中国后最终成为现实。
中国最初的文字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一个字便好似一幅画。又或许因为字本身太美,所以怎么摆都好看吧。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确变得很开放。无形之中,中英夹杂的表达方式早已司空见惯——“就这个feel倍爽”、“TOP10榜单”……诚然,掺入适当的英文能使表达更加清晰,有时是娱乐,有时是习惯,但过分使用外语词不仅影响了汉语语言纯洁性,造成阅读障碍,更令人心生厌恶——“这个project的schedule有些问题,尤其是buffer不多。另外,cost也偏高……”钱钟书先生六十九年前在《围城》中对一个旧时上海滩的洋买办张先生的辛辣讽刺仍历历在目:“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说这是文化侵略未免过分了,只是防微杜渐又有什么不好呢?一味地交流融合与创新,远不如保持个性更出彩。蔡元培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兼容并包”,想必指的不会是这样的方式。
我国著名语言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汉语的结构灵活而多变。同样是翻译英文,中文可以许多种说法,文言文有楚辞体、诗经体、五言七言打油诗,译成白话文更是能让各种网络流行体一展身手——“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甄嬛体”……不禁让人感叹汉语可真是博大精深呐。只是各种流行体昙花一现,这娱乐归娱乐,该好好说话时还是该正经点。
信息时代,除了网络流行体外,各种网络用语更是层出不穷,连标点符号都能玩出花样来。不少大人都在疑惑那些鬼画符是什么意思。不过有时也要佩服网友的能力,简单的组合便创造出了颜文字像“orz”,“(>﹏<)”,运用谐音,方言便创造了无数的热词,“长知识”成了“涨姿势”,“这样子”成了“酱紫”。而火星文脑残体更是让人头疼不已——“洧壹種婞褔靜靜哋菿徕”。你看得懂它的意思,只是去辨认地却发现几乎没几个字是对的。
白话文胜利了,清政府垮台了,只是新文化运动这股子“新”的劲头似乎仍然不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兼容并包和为贵,凡事都应知止。这守旧的确是不好,但尊重一下老祖宗的东西总没错吧。
作者:安庆二中 高二14班 宣瑞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