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笼罩在一片黑暗中,封建,迷信,对痛苦的麻木,对同胞生命的漠视这些负面的情绪,消极的思想如附骨之疽攀附在人们的身体里。那时的中国没有未来,前途迷茫。可有一群爱国青年用他们的身躯扛起了两面大旗,扛起了中国的未来,掀起了一场思想改革的风暴,1915年新文化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究竟是什么?细细想来,无非就两个词“科学”“民主”。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里,各种封建迷信充斥着整个社会,袁世凯等反动分子为了自己的统治,倡导“孔孟”之道,用封建礼教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了那些害人不浅的陋习四处传播,如女人裹小脚,婚姻包办,人血馒头治痨病等等,而新文化运动无疑有力的抨击了这些愚昧的思想。它倡导科学,怪力乱神不可信也,偏方怪方更是无稽之谈,鼓励人们学习西方技术,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它倡导民主,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带到了中国,为中国后来的抗战胜利,甚至是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它的影响远不止此。
首先,就说说它的发起者陈独秀,辛亥前后十余年,陈独秀一肩行李、一把雨伞,足迹遍及江淮南北,到处物色革命同志。在诸多活动中,他以办报刊为核心。一九零四年创办《安徽俗话报》,编辑、排版、校核、分发、邮寄,他一一亲自动手。三餐食粥,臭虫满被,亦不以为苦。新文化运动前夕,陈独秀堪称新派独一无二的思想领袖,在《除三害》一文中,他指出中国的三害是“官僚、军人、政客”,真是一针见血。他的影响力在那时远远大于鲁迅、胡适等人,他举办的《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沿阵地。就我个人对他的看法,他是一位伟人,他的思想感染了一代人,尽管因为他的右倾思想,使得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可谁又能永远不犯错呢。晚年的他重估一切价值,“将我辈以前的见解,彻底推翻”。他对早年所信奉的“主义”进行了全盘的反思和清理,这种敢于否定自己的勇气古来几人有。他身上的品质,学识,都值得我们后辈学习,说他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也不为过。 其次,就新文化运动本身对现代中国发展的影响,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
其一是中国近现代的科技发展。提到科技我就不得不提起我国的四大发明,那些成就提醒着我们曾经的辉煌,也让我们心痛着清朝末期的衰落。为何我们的科技发展衰落致此,那与清朝的闭关锁国运动有着逃脱不了的关系。如果跟不上历史的发展潮流,那么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曾经辉煌的的拜占庭的衰败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之后的屈辱经历,也无疑证明了这点。中国在历经了南京条约的羞辱之后,也有过反思,所以李鸿章等人在中国掀起了一次技术的改革—洋务运动。在技术方面向西方学习,引进大量先进机器,可不得不说只在技术层面学习技术是完全不够的,中国的科技落后的现实依然没有改变。究其原因就是科学思想没有深入人心,腐朽的封建思想依然顽固,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而陈独秀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则有力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根基,使得科学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也就此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在这场运动中,提倡民主与科学,这为科学前进的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当时的一些留美华人共同组织了“中国科学社”,并且创办了《科学杂志》。
其二便是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在这里我要提两个人,一个是鲁迅,还有一个就是蔡元培。在我看来,在推动文化发展这个角度,这两位老先生功不可没。 总而言之,在科技发展与思想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现在有些人指出,新文化运动过于偏激,例如有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还有的人抱着婚姻自由的思想抛弃妻子美名曰寻找自己的幸福等等这些不好的事。在此,我觉得我应该为此辩驳,尽管他们说在当时有些话语可能是过于偏激,但就我查到的史实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各种代表人物,从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到最激进的钱玄同,都没有提出过要“打倒孔家店”,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只是提出了要“打孔家店”,至于说打倒“孔家店”那是陈伯达等人的加工改造。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说:“我们不满意于旧道德,是因为孝悌范围太狭了。说什么爱有等差,施及亲始,未免太猾头了。就是达到他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理想世界,那时社会的纷争恐怕更加利害;所以现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为全社会的友爱。从这段话不难看出,陈独秀并不是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只是觉得太过狭窄了,需要进行扩充。其实在当时那个时代,新文化运动干将们并不是真正要打到孔子,不过是借“打孔子”之名推行新文化的主张罢了。 可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并不全是好的,因为当时要引进西方思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国自己传统国学的发展,例如古诗文,古词,古曲,文言文都被通俗的白话文所替代,这对于文化的传播是有好处的,但是那些诗词古句里所拥有的古典美感,艺术气息也一并被摒弃了,这实在是令人遗憾。 最后,我想说,要用辩证法的思想来看这次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其思想,学习先辈的高尚品质,带着他们的期望,继续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努力!
作者:安庆石化第一中学
高一(1)班 胡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11-23 07:57 , Processed in 0.025018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