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19日,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年会暨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研讨会,在陈独秀故乡安庆召开。本届年会由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安徽校友会、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安庆市独秀园管理处以及《团结报·文史周刊》编辑部共同主办,会议得到安徽大学、安庆市政协、安庆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近50名专家学者,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与研讨。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教授在开幕式作线上致辞,安庆师范大学校长闽永新教授主持闭幕式前的研讨。 本网主编李银德先生在研讨会上 已过米寿之年的《陈独秀研究网》主编李银德先生,自始至终参加线下现场研讨会,并在闭幕式发言中重点强调世人不可忘记陈独秀建党阶段的两大功劳: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指出中国人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本网执行主编蒋正涛等参会研讨,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主任、本网执行主编陆发春教授和本网常务主编万多胜老师分别以《安徽大地走出的中共主要创始人陈独秀》、《陈独秀的精神--纪念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00周年》为主题,作学术发言。 万多胜主编在线下发言中,进一步发挥《陈独秀的精神--纪念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00周年》特稿中的思考,提出随着对陈独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随着陈独秀历史本来面目的逐渐恢复,人们在对中国近代史上这位影响最大也是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扼腕、叹服之余,对陈独秀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陈独秀留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了解和研究陈独秀历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文章认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00周年,随着《觉醒年代》热播,国人重新认识了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党的前五任总书记(委员长),人们禁不住感慨:陈独秀精神正是陈独秀先生留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有价值的东西!文章正式提出了“陈独秀精神”一词。他论述了“陈独秀精神”是爱国主义的精神、民主的精神、科学的精神,“陈独秀精神”符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 文章进一步指出:陈独秀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贡献和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他所极力推进的“德先生”、“赛先生”,不仅震撼和引领了一代炎黄子孙,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而且对未来中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造,仍然有着深远的启导意义。 陆发春教授在现场发言中指出:1920年1月陈独秀到达上海,住在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上海南昌路100弄2号)原柏文蔚住处,把革命活动中心从此转移到上海。老渔阳里的安徽乡友这所住宅既是他的住处、搬回上海后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的诞生地和出发地。 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初步显现出新的阶级力量。陈独秀较早意识到中国工人阶级缺乏有效的组织及其政治上的代表者,他开始宣传和鼓动中国城市的人力车夫等各种行业工人兄弟们成立代表自己利益的工会组织,并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告北京劳动界》《劳动者底觉悟》等重要文章,强调工人阶级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为中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代言。第三,陈独秀是中共创建时期积极奔走党的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社会活动指导者。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地,都出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苏俄革命等进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等。第四、重视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建设并逐渐养成为中国共产党传统。陈独秀组织译介马克思主义思想类书籍,委托恽代英翻译《阶级斗争》(考茨基著),自己参加校对陈望道翻译的全本《共产党言》,指导发行《共产党》月刊等。 正是因为陈独秀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主要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巨大功绩,不可磨灭、永载史册。今天的安徽人民为有这样一位走出安徽、面向世界,为中国共产党创党百年作出有历史贡献的伟人而感到骄傲! 研讨会合影 据悉研讨会共收到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书面论文24篇,一些论文的研究视角和线上发言观点不乏新时代的新意义。 例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宪明教授在线上论述了《南陈北李的民主思想再认识》,他指出:“德先生”即“民主”是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请来的第一位大先生,但百余年过去了,这位大先生究竟是谁?都有些什么主张?不少研究者简单地把它当作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更有很多研究者认为五四运动之后,原先高举这一伟大旗帜的陈独秀、李大钊转向马克思主义,由此彻底抛弃了民主。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他在提交的论文中认为,1920年中,陈独秀迈出更大一步,转向马克思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民主,他声明:“我们正要站在社会的基础上,造成新的政治,新的政治理想。不是不要宪法,是要合乎二十世纪的时代精神能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新式宪法,而且要先在社会上造成自然需要新宪法底实质。至于凭空讨论形式的宪法条文,简直是儿戏,和实际社会没有关系。”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揭露了各种流派的假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党等在民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李大钊的“平民主义”与“工人政治”,与历史上任何制度相比,是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在这一体制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剥削制度将彻底废除,经过一个必要时期的工人阶级专政时期之后,人人将变成自食其力的工人,国家将不再需要统治者,所需要的将只有管理者,这些管理者也是工人。整个管理机构都是属于工人的,是为了工人的,是由工人管理的。换言之。工人政治是民主政治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专政是通向这一形式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这条道路、才能实现人类真正的民主理想。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史办公室王佩军主任,围绕论文《关于中共创建历史逻辑若干问题的思考讨论--兼谈虹口党史资源在中共创建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发言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产生了极其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中共的创建是一个历史过程和历史选择的结果,应包括长治路《上海俄文生活报社》等多处酝酿、渔阳里诞生、一大建党(正式成立)、二大三大探索、四大立党、五大转折的全过程闭环环节,有一系列会议、活动组成,以此观照中共作为一个政党组织创建形成的历史逻辑更为完整,陈独秀始终居于中共创建过程的自然形成的核心地位。中共创建大周期拟为从1920年4月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入住虹口长治路177号《上海俄文生活报社》最早酝酿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开始,到1927年7月陈独秀离职和8月“八七”会议为止,共分为九个可以讨论、细化或接收的过程,即酝酿之地今虹口长治路177号《上海俄文生活报社》;诞生之地老渔阳里2号(今黄浦区南昌路100弄2号);更名定名地(同上);正式成立地望志路树德里106号(今黄浦区兴业路76号);礼毕地浙江嘉兴南湖;内涵地静安区中共二大会址;合作地广州中共三大会址;“核变地”虹口区中共四大会址;转折地武汉中共五大会址。 他在发言中特别强调:1921年7月23日,中共正式成立于望志路树德里106号(今黄浦区兴业路76号),史称“中共一大”。正式成立,取之于有仪式、有议程、有全国代表和海外代表、有会议决议、有选举结果等条件,已不同于党诞生时“始生之物、其型必丑”之简陋、不完整的特征。最为重要的逻辑在于:是一年前渔阳里诞生的党,决定召开具有总结、汇报和完成仪式、选举等流程等内容的“一大”,而不是“一大”决定成立党或“二次诞生党”,否则陈独秀也无法取得当选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资格与条件。 安庆师范大学孙燚研究生、董根明教授提交的《陈延年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支革命武装的创建》论文,较细致论述了陈延年为成立铁甲车队开展的相关军事工作、陈延年与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建设、陈延年与铁甲车队的军事斗争实践、陈延年与叶挺独立团的创建四个方面,论述了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陈延年在主持广东区委工作时期,就逐步意识到党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1924年11月,时任中共广东区委秘书兼组织部长的陈延年与广东区委委员长周恩来共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铁甲车队正式成立后,陈延年又领导这一革命武装参与了协助广宁农民运动、第一次东征、改造飞机掩护队、镇压杨刘叛乱支援省港大罢工等革命斗争。此后因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陈延年所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将铁甲车队扩建为叶挺独立团,成为人民军队的建军源头。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早期探索中,陈延年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认为,以陈延年为代表的中共广东区委在组建铁甲车队这一革命武装力量的实践过程中,为人民军队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至于以往学术界对陈延年关于对革命武装创建的功绩少有提及,原因在于一是大革命时期主持广东区委军事部工作的是周恩来,同时其又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而陈延年并没有担任实际的军事职务,所以其贡献一般不被注意;二是因为陈延年本人遇害时间早,其留下的书信、文章凤毛麟角,研究起来亦有相当的难度;三是作为陈独秀的长子,不同程度上会受到陈独秀政治际遇的影响,致使一些了解情况的当事人淡忘处理、或避而不谈,时间愈久,事实真相亦愈加模糊。 19日下午,省陈独秀研究会原会长汤奇学教授、现任会长武菁、副会长王天根教授等与会专家参观独秀园,瞻仰陈独秀先生墓,并听取独秀园管理人员对陈独秀先生、陈延年烈士、陈乔年烈士等人史料整理情况的介绍,为独秀园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GMT+8, 2024-9-16 23:01 , Processed in 0.055871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