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晚年陈独秀

2023-1-28 16:31| 发布者: pan1218| 查看:10347| 评论: 0|原作者: 宜城书丐|来自: 原创

摘要: 陈独秀 晚年 开除党籍 

晚年陈独秀

陈独秀先生1879年出生,1942年在四川江津去世,年仅63岁。人生虽然短暂,但他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影响在近100年来的中国,没有几个人能与之比肩。正如当年大学者傅斯年所说陈独秀先生如一颗光芒万丈的彗星,划破了至暗的夜空,照亮了中国 。

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高开低走。他少年得志,1896年17岁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中秀才,轰动宜城,名满天下。1904年创办《安徽俗话报》,鼓吹反帝反封建。1915年创办新青年,开启民智。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进了中国,让中国告别了专制与愚昧,开一代风气之先。他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和总司令。1920年创建了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上海支部。中共一大至五大连任五届中央总书记。  对他一生的高光时刻,童叟皆知家喻户晓。

1927年被终止了总书记职务,被逐出核心决策层,进而边缘化。1929年又被自己组建的党开除党籍,自此迎来了陈独秀先生的人生至黑至暗时光,也是这颗彗星殒落开始湮灭归于沉寂的时刻。

一、开除党籍 组建托派

如果说1927年汉口会议终止了总书记的职务,让他退出了中共政治舞台的中心从而边缘化,那么1929年因中东路事件对当时中共中央政策提出异议而被开除党籍,把这颗耀眼的政治明星彻底地赶出了政治舞台。实际上,陈独秀先生给中共中央的信写的很中肯,说中央号召工人起来罢工罢市,号召农民起来武装暴动,来武装保卫苏联,这种简单粗暴的宣传,普通民众接受不了而且容易伤害他们的民族感情。他认为中共中央不能一味迎合共产国际,不能盲从。结果招致了开除党籍。

 期间,有从苏联留学归来的学生告诉陈独秀先生,苏共领导人托洛茨基认为以斯大林主导的共产国际过多地干预了中国革命,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应该负主要责任,并对斯大林的专制独裁给予了的批评。本来就有一肚子冤屈无处倾诉,突然间遇到了知音。于是拉近了托洛托洛斯基的感情距离,从而对托洛斯基发生了兴趣,开始研究起托洛斯基来,进而认同他的观点与理论。随即与中共元老彭述之等组建了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即史称托陈派。

二、上海被捕  南京受审

1932年在托派活动时,有人告密,被捕。当时在上海租界,民国政府要求押送到南京军政部处置。陈独秀先生深知,此去南京凶多吉少,甚至性命不保。……因为政府刚刚出台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像他这样的人会以叛国罪之名受到到军法处置。但在押解南京的途中,陈独秀先生先是神态自若谈笑如故,继而酣然入睡,通宵达旦。

陈独秀先生被捕的消息传出之后,报纸铺天盖地报道着。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知识界 发起了一波接一波的营救浪潮。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王星拱甚至政见相异的段锡朋等都 致电蒋中正,要求法外开恩。国际上杜威罗素爱因斯坦等知名学者,要求蒋为中国保留文化的种子。

但也有要求立马杀掉以绝后患,如湖南的何键。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以取消派领袖亦跑不了,陈独秀在上海被捕为标题,幸灾乐祸,称陈独秀叛党以后,投降到资产阶级去作走狗,充反共先锋。《中央日报》亦发表社评,宣称陈独秀反对并图颠覆中华民国,应以叛国罪处置本来国共两党势同水火,形如寇仇,但在对陈独秀的态度却出奇的一致。这大概是国共两党在三十年代形成的唯一共识。用傅斯年的话说就是两个自称革命的政党都欲把这颗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除之而后快,真是耐人寻味。

本来交军事法庭处置,或许受到了外界的压力,或许对陈独秀先生的同情,或许良心上的不安,何应钦以陈非现身军人为由坚辞不受理,推给江苏高等法院审理此案。同时礼贤下士,不有辱斯文,请陈独秀先生墨宝,陈独秀先生挥毫写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1933年4月,法庭审理,允许旁听。座无虚席。,被捕之时 ,陈独秀先生就说自己是一穷措大,没钱请律师,自己准备好了自辩状。许多知名律师纷纷要求为人先生 免费辩护。最后先生同意由章章士钊主辩。章士钊在法庭上为陈独秀先生力辩53分钟。主要观点有二,其一,国家是由领土、主权和人民组成,而政府不过是人民授权管理国家的一个组织机构而已,政府不等同国家,反对政府推动政府的更迭并不是颠覆国家,更不能定性叛国;其二,陈已脱离中共,现为托派,与国民党成犄角之势共同对付共产党,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听到这,陈独秀先生立马叫停,说章律师所言只是他个人观点,我的政治主张都写在我的自辩状里在自自辩状里,他声称:一、现在国民党政治是刺刀政治,人民无发言权,不合民主政治原则;(2)中国穷官贪,几近亡国;(3)全国人民主张抗日,政府则步步退让。予生平言论行动,无不光明磊落,无不可以公告国人,予固无罪,罪在拥护中国民族利益,拥护大多数劳苦人民之故而开罪于国民党已耳。若说我“叛国”国民党亦曾“叛国”矣。袁世凯曾称孙、黄为“国贼”,岂笃论乎?!旁听者立马发出一片喝彩声,真革命者!为了主义为了信仰,宁可头颅都不要。此自辩状入选沪江大学和东吴大学法学系教材。

 

最后法庭以危害民国罪处13年刑罚。上诉后减为8年。

入狱后,陈独秀先生要求提供读书和会客的地方,监狱长不允许。遂绝食以抗议。最终允许陈独秀先生有会客的自由和夫人伴监的权利。在南京老虎桥这个监狱里,陈独秀先生会见了许多社会名流,把监狱当成做学问的研究室,潜心做学问。实庵自传前两章等。在狱中,陈独秀写了《荀子韵表及考释》、《实庵字说》、《老子考略》、《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连语类编》、《屈宋韵表及考释》、《晋吕静韵集目》、《戊寅年登石笋山》《干支为字母说》等音韵训诂学著作。

三、蛰居江津  病死他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学术界的呼吁下,陈独秀先生得以释放,提前出狱。何去何从?居无定所,去无定向。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他曾一度有回归中共的念头但中共开出的条件是:向社会公开发表认错,并向组织提交书面检讨悔过书。陈独秀先生说:谁对谁错,尚无定论。过从何来,奚有悔?! 1938年1月,解放周刊《铲除日寇侦探民族公敌的托洛茨基匪徒》的文章,详细论述了陈独秀为何是日本汉奸:“陈匪独秀……使用其老奸巨滑的侦探技术,用‘中国抗战是为了发展工业科学’的烟幕来掩盖日寇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切断了与中共回归之路。

这时,朱家骅受蒋介石之托,邀请陈独秀先生担任劳动部长,坚辞不受。周佛海傅斯年推荐去当国防参议员,挂个闲职,不去。胡适建议去美国,潜心写自传,也不去。王星拱邀请去武汉大学教书,未去。

最后受好友邓仲纯相邀辗转来到江津。在江津,陈独秀在《实庵字说》《识字初阶》基础上,完成了《小学识字教本》。原定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出版,并提前预支稿酬一万元。但教育部长陈立夫认为小学二字不妥,容易引起误读,建议改书名为《中国文字说明》。陈独秀以小学乃训诂、音韵、文字学综合之古称,也是他研究文字形、声、义三者统一而非三者分立的特点,拒改书名。此书不能出版,他令家人不得动用稿酬,退回定金。完全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困顿。破屋漏雨缸中无米,吃了上顿愁了下顿。尽管经济上困顿不堪他都不会牺牲原则去接受别人的帮助。他有三不收:一是民国政府的政要的捐赠不收;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朱家骅曾以北大同学的名义捐赠5000元,先生拒收,朱后托张国焘转交,又被拒绝。张国焘又托邓学稼寄赠,陈独秀还是没有收。他曾对邓仲纯说:“这些人的钱是不能收的。我宁愿饿死!收了他们的钱,是非多。素不相识者,不收。无功受实录,心有不安。

后《小学识字教本》书稿由国立编译馆油印50册分赠专家。梁实秋分得一册,十分珍爱,日后带往台湾,请专人描清字迹不清处,影印500册,仍感不佳。再请人费时十月,将全稿重描无误,书名改作《文字新诠》,隐去作者姓名与《自叙》,代之以梁序,于1971年由台湾语文研究中心影印出版。梁私下告友人,此为陈独秀遗作。《小学识字教本》得以传世。

1942年5月12日,陈独秀老复发,无钱就医,就依偏方,喝了发了霉的蚕豆花煮的汤,引发病情加重,最终在27日病逝。

陈独秀先生晚年,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当年豪气冲天叱咤风云的政治明星沦落到今天的饥寒交迫食不裹腹,个中原因相当复杂。但其中有一点则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由先生的性格决定的。他桀骜不驯,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决计不顾忌偏左偏右,绝对厌弃中庸之道,绝对不说人云亦云,说些豆腐白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对不愿说不错又不对的话。” “我只注重我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我绝对不怕孤立。

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宁折不弯,铁骨铮铮的汉子。鲁迅说过,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 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这就形象地描绘出陈独秀待人坦诚、率真,不会权谋的鲜明个性。这种个性也是造就他成为一个“终身反对派”的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

正如后人评价的那样,陈独秀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天生的革命家,但不是政治家,因为他不会权谋。

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这是当年先生题赠刘海粟的对联,又何尝不是自己人品的写照。

附七律一首:

纪念陈独秀先生

 

 

少年意气贯长虹,

铸就平生不世功。

笔著檄文开众智,

躬迎德赛育民风。

心倾组党谋新局,

地起惊雷震宇穹。

幸有艰难能炼骨,

行无愧怍倔诗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148号

GMT+8, 2024-3-28 18:55 , Processed in 0.038155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

  • QQ: 59268797

    主编热线

    13671566348

    电子邮件

    shanghaipet@qq.com

    在线时间:8:00-16: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