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百年——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2015-5-20 17:39| 发布者: 多声| 查看:10247| 评论: 0|原作者: 曹蕴祺

摘要: “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在全体国人心中播下了民主、科学的种子,德先生赛先生两面旗帜在中国上空迎风飘扬”。这样演讲词式的宣告我信手拈来,可当我今天猛然惊醒原来新文化运动距今已一百年整了,却悲哀的发现,我 ...

“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在全体国人心中播下了民主、科学的种子,德先生赛先生两面旗帜在中国上空迎风飘扬”。这样演讲词式的宣告我信手拈来,可当我今天猛然惊醒原来新文化运动距今已一百年整了,却悲哀的发现,我除了曾在历史课本上认真圈画过的时间背景内容意义影响,一无所知!


我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责,这段历史曾经多么精彩纷呈、惊心动魄,曾掀起了多少惊涛骇浪,可当活动在其中的那些鲜活生命逐渐消失,它也就逐渐成了书架上一排有一排的故纸。一百年来新中国在风雨中飘摇不定,最终铸就今日的强盛国力,它在其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时隔一个世纪,回望这段历史,应该如何去定位它;在下一个百年,它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力量?这些遗弃在书架上的故纸,值得我们重新阅读,探索过去,审视现在,才能展望未来。


辛亥革命后,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陷入一片混乱,妄图复辟帝制的人蠢蠢欲动,甚至引发洪宪帝制、张勋复辟等闹剧。众多进步青年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悲从中来,自心底发出渴望民主的呐喊。凡事物极必反,强烈高涨的情绪就会演变为激进的民主主义。于是,“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如惊雷般响彻中国大地,震醒了部分知识分子,太强烈的反差又砸晕了更多糊涂人。


相比于激进绝对的口号,一篇《敬告青年》才真正让更多人觉醒:“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自此德先生赛先生两面旗帜才真正在青年心中迎风飘扬。“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这样的呼吁砸到了每个拥有一腔报国血的青年心坎上,新文化运动开始孕育风起云涌的滔天之势。


真正掀起惊涛骇浪的是带着马列主义焕然一新的《新青年》杂志。进一步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我们今天所用的白话文也正式替代了繁杂的文言文。中国文坛一时间生机勃勃,成为年轻学生的良师益——“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新文化运动为思想解放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它引导着中国人继学习西方器物、制度之后,深入到思想精神领域,给了封建制度一记重拳,自此,本就强弩之末的封建残余势力真正土崩瓦解。


这场运动至今,一百年了,正如风息浪走,但散落在沙滩上的贝壳告诉我们它来过。今天的我们依然在捡拾着无穷无尽的贝壳,比如我正在使用的白话文,所学的理化生课程;再比如我们日益完备的民主制度。无论各方各面,它都在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不应该被我们淡忘在书架上,而应该以全新的生命力活跃在我们的视线中。


历经一个世纪沧桑的新文化运动已沦为故纸,我们的新文化又在何处呢?我们这一代确实很幸运,没吃过苦、没受过罪,没经历过社会动荡。所以众多7080后总对我们持一种不屑的态度,认为这是玩物丧志的一代。我们处在娱乐化的社会,我们自身就引导着社会新潮,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可同时一些糟粕也不可避免的挤进我们的头脑。


昔日曾受我们追捧的明星,一转眼就上演了一场监狱风云。吸毒,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从小到大的班会课总有那么几堂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什么这场风云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呢?


近几年频繁报道的有关老年人摔倒该不该扶的话题,我们的回答并不那么果断,心中多了几分顾忌。我们敢不敢扪心自问,在心中道德与利益到底孰轻孰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如既往吗?


我们都上网,网络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语言几乎可以视为一种新兴文化,正当它势不可挡时,其合理性突然引发争议。网络语言究竟是时代的必然潮流还是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呢?


眼见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我们的精神层次是否随之进步了呢?钱包鼓起来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吗?若皆从个人苦乐出发,中华民族永远也出不了陈独秀,永远也不会有新文化运动。


不知不觉中,我们那部热血喷涌、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废了、抽干了,变成一部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无人问津。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宝藏!


新文化运动陪我们走过了一百年的沧桑变迁,它还将带着“新”的精神走过下一个百年,每一个百年。我们这一代沐浴在阳光下,享受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我们这一代也要奋斗在阳光下,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






作者:安庆二中 高二(1)班 曹蕴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148号

GMT+8, 2024-4-27 00:38 , Processed in 0.032356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

  • QQ: 59268797

    主编热线

    13671566348

    电子邮件

    shanghaipet@qq.com

    在线时间:8:00-16: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