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正 能 量

2015-5-20 17:19| 发布者: 多声| 查看:10266| 评论: 0|原作者: 周思伟

摘要: 前段时间浏览新闻时看到一则报道,内容是在日本和平博物馆内保存有一名叫“强三姓”的中国国民革命军某师某团某连士兵的胸牌,根据馆内的介绍,就是这个中国士兵,身负重伤后昏迷在阵地上,醒来时发现了一群日本军官 ...

前段时间浏览新闻时看到一则报道,内容是在日本和平博物馆内保存有一名叫“强三姓”的中国国民革命军某师某团某连士兵的胸牌,根据馆内的介绍,就是这个中国士兵,身负重伤后昏迷在阵地上,醒来时发现了一群日本军官在不远处议论什么,他下意识端枪射击,一名日军大佐当场毙命,之后,其他的日军开始检查每一具中国士兵尸体旁的枪管是否发热,一名日本军官检查到他的枪后,立刻去试他的脉搏,却发现他已气绝身亡,恼羞成怒的日本军官一把撕下了他的胸牌,而他也成为抗日战争中极少数的有姓名记录的击毙日本高级军官的中国士兵。


这位战士的行为令人震惊,一般人奄奄一息时还能干什么,而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击毙了一名侵略者,我们无法用常理去解释,但是我们可以从情理去理解,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惊人的意志,中国才未被敌人打倒,而这名战士正是所以忠于祖国,忠于民族的亿万同胞的一个缩影。


回想甲午中日战争,清朝陆军的士兵,只认自己的派系,不认自己的国家,淮军甚至被美国人称为“李鸿章的私人雇佣兵”。而到了淞沪会战时,同样是中国士兵却吼出了“敌生,我死,我生,敌死”的浩语。这期间不过四十年,为何士兵心中的信念变化如此之大?这时,我脑海里像放映般出现了“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他们再也不是历史书上干巴巴的文字,而是一批仁人志士奔走呼号,救亡图存;是每位青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热血;是千千万万“我以我血铸轩辕”爱国者的实际行动。


正是他们用一场场变革唤醒了国人的爱国之心,才有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


我们决不是去纪念新文化运动,而是去纪念这场运动中的人。“胡适、李大钊、鲁迅……”他们用文字将自己对祖国的爱表达,唤醒了国人心中被掩埋的忠诚与热血,实事证明他们做到了,他们唤醒了一头睡狮,唤醒了一个民族。


时至今日,我们更应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实质,它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股洪流,一股力量,与那些近代史上的大事件一起,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新文化运动传播了一股“正能量”,虽然我们所处的社会里有要例举却例举不完的恶,也有要例举也例举不尽美。有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雕塑前拍恶搞照片的无知无良者,也有每天只吃馒头资助41名学生的“爱心小胖”。我们不能让自己成了看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希望,每个人都有这个民族最温情的一面,每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力,我相信那群为国捐躯的先辈们和我们一直追求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作者:

安庆二中 高二(12)班 周思伟 指导教师:杨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陈独秀研究 Chenduxiu.net ( 皖ICP备11019635号-3 )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148号

GMT+8, 2024-4-17 07:03 , Processed in 0.024639 second(s), 16 queries .

本站顾问:沈 寂 程继兵 李银德 徐晓春 主编:陆发春 执行主编:万多胜 编务支持:吴力伟 蒋正涛

主办:安徽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

主编热线:1395560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2-2021, 陈独秀研究网

  • QQ: 59268797

    主编热线

    13671566348

    电子邮件

    shanghaipet@qq.com

    在线时间:8:00-16:00

  • 返回顶部